特斯联推进AI普惠化,携手武软工院构建AI产业应用型人才教培新模式
日前,城域 AIoT 企业特斯联与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下称:武软工院)达成合作,将携手推动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共建,搭建人才输送通道,并完善产业应用型人才的教培体系。这是特斯联科创中心自创立以来,在人才培养层面的进一步举措,也是特斯联面向产业推动普惠化AI的全新进展。
目前,特斯联已先后在德阳及武汉AI CITY 落地了两座科创中心,意在贯通学术生态和产业生态,在帮助传统企业及中小微企业降低 AI 研发、实践门槛的同时,构建完备的AI产业应用型人才教培体系。此次与武软工院达成的合作,就围绕人才的教培展开。
在师资输送层面,特斯联科创中心将为武软工院智能物联网产业学院配置一位产业教授,协助学院在教学中融入AIoT产业核心技术,以产业智识反哺教学实践,为学生提供第一手的市场反馈及经验;同时,特斯联科创中心还将协助学院引入AIoT 工程师,开展专项师资培训,配合打造 AIoT“双师型”队伍;
在课程实训体系打造层面,科创中心将扮演产业需求中心的角色。一方面,科创中心将从企业的需求出发,通过 TacOS 及九章AI算法赋能平台向企业提供低成本、低门槛的人工智能核心算法孵化能力;另一方面,相应需求亦将通过九章AI算法赋能平台开发成针对行业的人工智能实训课程体系。同时,特斯联科创中心还将深度参与学院人才的培养方案,整合地方产业需求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联合学院打造符合行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在实习就业层面,特斯联将以科创中心为产业需求中心,以武软工院AIoT产业学院为教培中心,实现产业需求与教培体系的双向导入,面向企业输送产业应用型人才,在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帮助企业升级人才结构,实现数智化转型。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与传统人工智能以理论为基础的培训不同,基于此次双方打造的全新教培模式,学生得以直接进行面向实际产业需求的实训,由此改善过往AI人才以理论为主导的学习模式,重新定义AI应用型人才,解决其在实际就业中面对的难题。
在AI迅猛发展的当下,AI人才需求长期在我国呈现出巨大缺口。高盛所发布的数据显示,在2017年全球的新兴人工智能项目之中,我国人工智能项目占比高达51%,而在同年全球人工智能人才储备方面,我国的人工智能人才却仅占5%。报告预测,到2030年,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将超过500万人。随着双减政策下职业教育成为教育发展的新选择,如何携手高职专院校培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反哺产业人才缺口,成为当前AI产业发展及职业教育发展的一条全新探索路径。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是由武汉市主办、教育部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也是国家软件技术实训基地。据2020年9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院校共设有11个学院、49个专业;有教职工1042人,全日制在校生16000人。
特斯联武汉蔡甸科创中心
武软工院AIoT产业学院
在特斯联看来,面向未来,AI 的应用需要向“实”处发展,这需要让更多的行业人才具备 AI 的能力,让更多 AI 人才具备产业应用的能力。特斯联期待以此为起点,构建更完善的 AI 教培体系,打造AI 产业应用型人才的培训新范式,助力补全产业的人才缺口。